健康人生

跟著李章智老師試手氣,祛除身體寒氣,讓你嘴角失守露笑意

跟著李章智老師試手氣,祛除身體寒氣,讓你嘴角失守露笑意

文章/影音/圖片授權來源:樂活養生氣功專家-李章智        

 

        中醫認為「肺」主宰一身之氣,而「手太陰肺經」為人體經脈循行的起始,主治呼吸道方面的疾病,並且與大腸經(腸、胃、脾等消化系統)互相影響。肺經共11個穴位,從胸口鎖骨外端下方的中府、雲門穴開始,沿手臂的天府、俠白,手肘的尺澤穴,前臂上的孔最、列缺、經渠、太淵,到手掌的魚際、大拇指的少商。

        肺經可以自行按摩或是鈄過功法的導引來暢通,按摩與練功後後可以喝溫熱開水,讓身體微微溫暖,幫助氣機流動。按摩胸口的中府、雲門穴時,因此處有豐富的淋巴結,也是氣血最容易鬱積,也可透過空長的拍打,通暢胸腋部的淋巴循環,減輕胸悶與肩背疼痛與促進氣管排出異物。手臂內側外緣的天府、俠白穴,至手肘的尺澤穴,若感覺疼痛或有團狀筋結,代表肺臟或腰椎的氣血不通暢。其他的穴位也有緩和咳嗽、喘息、咽喉腫痛呼吸道的問題,以及改善腹痛、腹瀉等症狀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肺同時主皮毛,暢通肺經能提升自我防衛能力,驅逐風寒外邪。肺在情緒上主悲傷,強壯的肺能令人樂觀積極的態度,減緩心情恐懼與焦慮。

#十字開闔手#
►動作1:起勢
併步站立,意守丹田,周身放鬆。
►動作2:十字手
吸氣:左腳打開兩肩寬,兩腿內側平行,雙手交叉置於胸前,兩手掌心勞宮穴對準胸前中府穴。
►動作3:伸展肺經
呼氣:雙手外展,意想氣由中府穴、雲門穴沿著肺經循行,至大拇指少商穴。
吸氣:略為擴胸,大拇指往後伸展,伸拉肺經,同時再次意想肺經的循行。
►動作4:疏通心包
呼氣:兩手掌下勾,刺激心包經大陵穴。
吸氣:兩手掌上撐,伸拉心包經勞宮穴與中衝穴。
►動作5:氣沉湧泉
呼氣:曲腿下蹲,兩手順勢下摟,兩腳成馬步時,膝蓋不超出腳尖,意念至於腳底湧泉穴。
►動作6:提升陽氣
吸氣:兩腿緩打直,同時扣腳趾與提肛,將陽氣上提,雙手交叉置於胸前。
重複前述動作30次,動作柔和,呼吸伸長。
►動作7:收勢
最後恢復原姿勢收回,調勻呼吸。
@影片點進去!  除寒氣強肺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