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jpg)
說到中華文化,茶絕對稱得上是代表之一,看似小小的茶葉,其實背後衍伸的是非常龐大的文化知識與內涵,從茶樹的種類,種茶的的環境工法,到採茶、製茶最後飲茶的茶道,細細品味真的就像一杯好茶,會令人沉浸在那韻味之中。
光是在台灣,同一種茶,因為原茶樹跟地區不同所產出的茶,在味道上也都有些微差異,例如近期端午剛過,台灣的氣候開始轉為溫暖潮濕,而這樣的季節正是小綠葉蟬最喜歡的生活環境,蟲害往往是農民們不樂見的,但有兩款茶卻必須仰賴小綠葉蟬,才得以有其獨特的風味,一是來自苗栗的東方美人茶,另一則是花蓮的蜜香紅茶,而東方美人屬於烏龍茶,蜜香紅茶卻是屬於紅茶,兩者的茶葉都需經過小綠葉蟬的啃咬,才創造出其獨特的味道,兩者也都屬於無烘培、中重度發酵的的製程。如果大家有機會到花蓮鹿野,會看到很多紅烏龍的標示,紅烏龍跟蜜香差異就差在沒有被小綠葉蟬咬過,屬於中烘培、重發酵度,所以幾款茶都可能來自同種原生茶樹,卻因為種植環境條件跟製程上些微的差異就變換出不同的品項。
相信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,從日常的手搖茶飲至家裡跟朋友坐在茶几前談笑時,循著茶道文化細細泡出的茶,喝茶已經是大家的生活日常,但在喝茶的同時,除了文化知識,茶有些令你意想不到的冷知識,今天就幫大家整理了6個茶會讓你意外的Point!!!
1.世界上有著許多不同品種的茶,但它們都來自一種植物:茶樹。不同的茶只是人們對茶葉加工的方法不同。
2.發明茶包完全是一個意外,一位來自紐約的商人Thomas Shalivan開始將茶放進一個小絲袋裡分發給他的客戶,他本來是想讓客戶把茶葉倒出來泡著喝,但是他的客戶們都理解錯了。
3.茶要種在酸性土壤 pH約4.0-5.5。樹根有豐富有機酸,根液對酸性有緩衝能力。茶樹需要的鋁,在酸性土壤中比較容易獲取,也因為茶樹是比較不喜歡活性鈣的土壤,在酸性土壤中活性鈣比較少。但也因為茶樹起源地長年在中國南方,多半環境是酸性的土壤成為習性。
4.台茶24號- 山蘊。史前冰河時期的品種,在台灣發現,由台東茶改場長期規畫復育的品種,是屬於台灣山茶科的地方特色種,是台灣土生土長的茶樹,母株在臺東永康山,經過數年選拔被定調成新品種。特色是具有 蕈類 菇菇味,木質調性的煙燻味,做成紅茶有底蘊,但想喝要到2023年。
5.GABA茶,別名 佳葉龍茶。日本人研發推廣出來的健康、機能茶,特色可助安眠,製法屬於厭氧發酵,多產自南投名間鄉,使用四季春、金萱品種為主。 含有γ胺基丁酸 = 簡稱GABA 這個物質能放鬆精神,達到安眠的功效,適合晚上喝,最少GABA 含量 150毫克/100公克,含量越高,價格品質越高。
6.紅茶冷後變渾濁說明是好茶,很多人在喝紅茶時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:茶湯冷後會變渾濁。這是因為茶中含有茶多酚,而紅茶在發酵時部分茶多酚會轉化為茶黃素,茶黃素,茶褐素。在高溫狀態下咖啡鹼與它們都成游離態。但隨溫度的下降,它們會通過締合而成締合物,並表現出膠體的特性,使茶湯由清轉渾而出現「冷後渾」的現象。這與紅茶的鮮爽濃強度有關,鮮爽度越強的紅茶,冷後渾的現象越明顯。
活動資訊分享
第18屆 台北國際茶藝展 7.15-18 世貿一館